华人影院
华人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完结当天吵上热搜第一,《新生》真的烂尾了吗?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23   浏览次数:43

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新生》完结当天,#新生 烂尾#登上热搜榜首。

观众显然是有遗憾的。最终的结局里,十多年后的费可用一句“我不光骗了你们,我还辜负了自己”,给了故事一个看似圆满的结局,却也让这部前期让人眼前一亮的剧陷入平庸。

此前《新生》被网友大呼“上头”的口碑,得益于其对国剧叙事体系的挑战。

无论是非线性的罗生门叙事,还是看似“全员恶人”的悬疑修罗场,都让观众因为久违的新鲜感而兴奋不已。可惜后四集的转折,让该剧重新回到了一种被规驯的常态。

这背后,是国剧叙事长期以来走不出的叙事陷阱。

而最遗憾之处在于,这或许是国剧离“全员恶人”最近的一次。

从“上头”到“下头”

首先需要肯定,《新生》无论从叙事野心,还是从实际完成度来说,都表现出迥异于大部分剧集的开创性,确实颇有Netflix的风格。导演申奥也曾归纳其拍摄思路,“信息量更大、节奏要更快、情节和人物都要更复杂”。

而这也指向该剧让观众“上头”的两个要点:一是节奏,二是人物。

首先说说节奏。

在剧中,我们可以找到诸多经典的悬疑叙事模式。所有人聚集的小岛成为“暴风雪山庄”;通过几个人的转述,非线性串联起费可的人物全貌和行骗时间线,是经典叙事诡计“拼图”;等到第六集结尾骤然反转,揭开几个人真面目,原来整部剧是一个“罗生门”

结尾的镜头语言暗示,前面所有讲述都只是何珊写的小说,也就意味着李泽瑞(费可)视角讲述的第三个故事,依然经过了何珊的美化;与之前两重反转,形成了一个三层嵌套的罗生门。

这些结构层层叠叠,让剧情宛如榫卯一样严丝合缝,是形成叙事爽感的一个前提。

而在这个过程中,叙事也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对观众的“挑逗”,给观众带来“看懂了”的智力愉悦。比如用程浩的故事、苏倩的故事,解开陈树发故事整个的背后谜团,又通过第七集的反转,把前三个故事里预埋的漏洞补全。

其实做一个复盘的话,你会发现故事都不复杂,但通过叙事结构的穿针引线,层层解密,加上一些镜头语言的暗示,就是能给观众带来某种“高级感”。

而除了叙事节奏,内容上成功的人物塑造,是该剧的另一亮点。

《新生》在悬疑大类里算“黑色电影”式作品,可以叫作“黑色剧集”,相较于传统悬疑里的二元对立,这类内容的善恶边界更模糊,人物亦正亦邪,在好莱坞40年代还曾出现过“黑色电影”热潮。

更通俗地说,比较接近所谓“全员恶人”概念。

截至第七集,《新生》的故事都是让人惊艳的。一方面是费可整个骗术的天衣无缝,其时间管理与资源适配的本事,着实让人叹服,这是国内剧集里很少见的,也因为导演的关系让该剧被称为“剧版《孤注一掷》”。

另一方面,费可骗局的成功都是源于所谓受害者们无止境的欲望,当他们粉饰的故事被拆穿,故事也进而探入了人性更幽深隐秘的阴暗面。这也是“全员恶人”故事好看的原因,人物会显得更复杂和“真实”,释放出别样的人物魅力。

但最后三集多的“烂尾”,也是因为最后一环反转确实有些用力过猛。

而观众的失望,恰恰源于上述叙事优点,在最后几乎彻底走样。

“全员恶人”?不可能

第七集其实已经有了苗头,就是对费可的洗白开始过火。

如果说陈树发、程浩和苏倩都有着咎由自取的贪婪本色,张萱的故事反转可以说让费可完全变成了干干净净的受害者,也让费可这个“骗子”的身份变得模糊。

而到了最后三集,你几乎可以忘了费可才是那个骗子,反而干净得仿佛更像一个受害者,虽然基于前期的人物印象,观众会怜悯那个偏执的数学天才,甚至为那场吃牛排的戏落泪,但难免会觉得割裂和拧巴。

而虽然最终暗示了何珊曾经的行为,但放在故事主线里,其存在感弱到仿佛旁观者。剧集明明有那么多巧妙的细节伏笔,却不曾给何珊一点明确的线索,让人看到其内心哪怕似有若无的一团阴影,导致在故事线里自始至终显得形象模糊。

七个人的故事,费可和何珊这对男女主角在最后三集,仿佛原本黑色的故事版上猛地刷了一道白漆,把两个人刷成了白色,让人只觉得与原本的故事格格不入,人物关系也就成了流俗的二元对立,让观众觉得“毫无惊喜可言”。

尤其是这三集,粗糙得和前面简直不像一部作品,更有许多逻辑无法连贯。

数学天才的设定,跟后面的高情商骗子几乎毫无关系;费可身份泄露、徐欧等人对费可的“公审”,也发生得相当强行,而如果费可曾经在四届金融社成员面前被揭穿,很难想象他后来还能顶着这个名字和经历招摇撞骗。让人难免怀疑,这最后三集的故事是否重新写过。

而这种“烂尾”放在国剧语境下,似乎也有着某种必然性。

一个问题,我们的主角可以是坏人吗?

事实上,只要不是邪典作品,“道德守恒”其实一直是影视内容创作的隐性规则,就是好人必须有回报,而哪怕好人做的坏事,它最终也必然会有报应。也正因如此,故事的主人公如果不悲剧收场,前期会尽量让其少做错事。

而国剧因为种种原因,对这种“道德守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主人公往往在道德上是无瑕的。

所以《如懿传》里,所有脏活就都交给了海兰,如懿自己则是清清白白,对她人的攻讦也不会反唇相讥,只会“百口莫辩”;而何珊也不能是那个两次告发费可,让其走向深渊的人,相反她应该是个白月光,让费可最后为她而死,才能死得其所。

也正因如此,《新生》只能是最接近“全员恶人”的作品,而不能真的一黑到底。

反过来想想,如此创作态度,是否正在成为内容悬浮的某种催化剂?

目前的创作趋势是,影视主人公在道德和行为上应该“纯洁”,这是从业者为了避免人物争议采取的粗暴处理。

但问题在于,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来自其经历,要如何写出一个完全干净的人物,实在是太考验编剧的实力,这也造成了,我们的大部分人物处理都显得低幼。

所以“如懿”在多年后被翻出来被指“虚伪”,所以《新生》里的何珊成了败笔、大结局也备受争议。

观众想看一点带劲的、真实的。如果要看伪装、被驯化的社会动物,他们去上个班不行吗?

国剧的“新生”?

也应该看到《新生》更为积极的一面。

应该说,这不是一部自带流量的作品,刚开播时的站内热度只有5000 ,甚至最终也没有破万。

但是,该剧成为近来互联网上自发讨论度很高的作品之一,据统计其登上热搜主榜的33个话题里,热播期话题就占了30个,口碑带动效应明显。

而行业应该有所思考的是,喊了这么久的内容升级,到底什么才是市场和行业都接受的“好内容”?

目前可见的是,所有剧集的质感确实都在变好,但剧本层面的薄弱却没有多少改善,不少质感提升的剧集,最后因为故事而口碑垮了。

平台甚至会做“口碑向”剧集,搜狐娱乐此前曾撰文称其为“国剧清流”,如《欢颜》《繁城之下》等,剧本不差、质感拉满,但视听语言却整体偏文艺,空有口碑却很难转化。不过平台对这些剧的数据也没多少要求,做出来就是为了品牌价值和上宣价值。

在如何做效益与口碑兼得的内容方面,行业依然迷茫。

《新生》的经验和教训,其实都很实在。

一是节奏,出色的叙事节奏,在人物站得住的情况下,就如在《新生》里一样,是可以遮盖很多逻辑问题的,带着观众在剧情线上狂奔。如今连微短剧都在琢磨剧情怎么切入节奏更好,长剧也不应在线性叙事上抱残守缺。

二是人物,长视频要让观众爱看,人物魅力带来的代入感和陪伴感是最重要的,而目前大部分人物都是标签化、低幼化的。为什么这两年剧集里的反派总是出圈?或许是因为,他们打开了更真实的封印。

行业内容如今纠结于“产品”还是“作品”,但两者的中间态,或许应该是影视工业化更踏实的思路。

至少《新生》前六集展示过,原来国剧,还能这么玩。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