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影院
华人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大片揭秘 │《AI创世者》:当现实照进虚构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24   浏览次数:55

原标题:大片揭秘 │《AI创世者》:当现实照进虚构

《AI创世者》是由加里斯·爱德华斯执导的动作片,约翰·大卫·华盛顿、嘉玛·陈主演,于2023年9月29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在人类和人工智能机器人之间的战争背景下,一名人类士兵发现一个秘密武器的故事。

《AI创世者》剧照:一个AI“仿生人”望着侵占其领地的美国海军NOMAD飞船。

该科幻故事的时间背景设定在2070年,前特种部队老兵约书亚·泰勒【约翰·大卫·华盛顿(John David Washington)饰】为主角,跟随他的脚步踏入机器人聚居的新亚洲地区追踪一位名为阿尔菲【玛德琳·尤娜·沃莱斯(Madeleine Yuna Voyles)饰】的人工智能超级武器,而没成想她却是一个具有孩童外表的“仿生人”。

《AI创世者》剧照:仿生人警察包围一名敌方战斗人员。

在《AI创世者》的视觉效果方面,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Gareth Edwards)对团队提出了一项不同寻常的任务,那就是他们的工作方向必须要与影片整体那种随性自由、伪纪录片的拍摄风格相交融。

视觉效果监制杰伊·库珀(Jay Cooper)回忆说到:“加里斯跟我们说,他希望把自己在(2010年电影长片处女座)《怪兽》中学习的经验跟他从《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由格雷格·弗莱瑟(Greig Fraser,ASC,ACS)担任摄影指导】中沉淀而来的心得结合在一起。

《AI创世者》摄影机团队记录下了大量地貌景观, 供视觉效果艺术家们后期将它们运用于未来感结构的设计制作。

他想先去外景地拍一小部分素材,然后再着手视觉特效的制作。有别于大型制片厂对于这种科幻电影的一贯搭建大型景观的处理方式,加里斯更想让故事叙述成为嵌合其中的血肉联结。”

验证概念

为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工业光魔参与了概念验证片段的制作。库珀说:“那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大约一年半的时候,我们还没有艺术指导,也没有最终设计方案。加里斯亲自去了尼泊尔、泰国和越南,他用一台产消级相机(尼康Z6)拍摄了一段类似《天地玄黄》风格的、带有冥想意味的视频。

《AI创世者》摄影机团队记录下了大量地貌景观, 供视觉效果艺术家们后期将它们运用于未来感结构的设计制作。

在此基础之上,工业光魔的执行创意总监约翰·诺尔(John Knoll)、概念艺术家詹姆斯·克莱恩(James Clyne)以及他们的其他几位同事共同制作了40个镜头,这些镜头帮助加里斯通过了电影的立项。他对于拍摄方式的构思也是从那个视频开始萌发的,其中某些镜头还被收录到了最终成片当中,大家在电影中看到的机器人骑电动车的画面就是加里斯三年半前拍的了!

以个案为基础

而后,克莱恩便成了影片的艺术指导,与工业光魔共同进行后期制作。库珀说:“这次我们在镜头构建方面的工作方式也与以往有所不同。我们会先把画面大致呈现出来,然后交给詹姆斯,由他在上面进行涂改、做一些形式上的微调;返回后我们再做第二个版本,并且跟加里斯反复讨论确认。在塑造影片中的世界时,我们会根据个案进行设计,有很多场景都是一次性的。”

库珀提到的“一次性”场景指的是在片中昙花一现的、数量众多的大型CG建筑,包括末日后的洛杉矶城市景观和新亚洲的巨大AI结构。联合摄影指导奥伦·索弗(Oren Soffer)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在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尼泊尔、东京和洛杉矶等地拍摄,期间由爱德华斯担任主掌机,特效监制尼尔·科布尔德(Neil Corbould)及其团队提供互动式烟火和氛围效果,以便后期加入视觉特效。

《AI创世者》摄制组准备在 泰国实景拍摄。

工业光魔的视效监制安德鲁·罗伯茨(Andrew Roberts)负责搜集视觉参考,包括一些无人机片段,因为片中会出现某些大规模破坏场景,当中涉及的建筑和环境元素需要全部经由数字合成。

除此之外,片场还有维塔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坐镇,他们负责制作具有未来感的硬件装备和假肢,包括约书亚手臂和大腿部分的神经机械义肢。

低轨道虚拟影棚

影片中的北美轨道机动航空防御(North American Orbital Mobile Aerospace Defense,NOMAD)是一个15000英尺宽的低轨道平台。凭借在《曼达洛人》和《蝙蝠侠》中对工业光魔Stage Craft技术建立的专业知识,联合摄影指导格雷格·弗雷泽构思了两个设定在NOMAD上的、通过LED墙实现的场景。

《AI创世者》剧照:一艘由仿生人控制的驳船穿越大海,抵达新亚洲大陆的一个港口。

在英国松林制片厂,摄制组利用工业光魔视效监制弗雷泽·丘吉尔(Frazer Churchill)及其团队预先在此制作的互动式LED墙背景进行拍摄,展现了飞船气闸舱和生态区的大范围高科技环境特征。

全球效应

工业光魔视效监制伊恩·康利(Ian Comley)、夏敏·陈(Charmaine Chan)和大卫·达利(David Dalley)从伦敦、旧金山和悉尼的工业光魔工作室与库珀进行合作。

随着项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除了工业光魔之外,New Regency的视效制片人朱利安·利维(Julian Levi)还将影片的视觉特效制作任务分配给了来自三个大洲的其他十几个工作室。

《AI创世者》影片中,设计影片中出现的众多机器人是视效制作团队的一项关键职责。

库珀指出:“这是一种非传统的合作模式。我担任总监工的角色,伊恩和夏敏负责伦敦部分的大约500个镜头,此外,我们在旧金山还有大约250个镜头,悉尼有180到200个镜头。大家都是直接跟加里斯对接的,他的魅力之一就在于他喜欢跟视觉特效团队对话沟通,喜欢尽可能贴近艺术家。他参与了我们的每一场Zoom会议,而且很欢迎各路艺术家参与交流。”

设计重要角色

AI仿生人阿尔菲是一个大家比较花心思的角色,她跟其他仿生人一样,头骨后面有着神秘的机械装置,一根镀铬管将乳突区一分为二,并在她处理思想或情感时会转动。

《AI创世者》剧照:仿生人阿尔菲(玛德琳·尤娜·沃莱斯饰演)被制造成为强大的 AI武器

“对于阿尔菲的‘头部装置’,我们找了很多参考。”库珀说道。“我们的旧金山动画监制迈克·米德洛克(Mike Midlock)找到了一些上世纪70年代磁带数据存储式电脑的精美图片。电影的美学风格仿佛是一切都停留在了随身听时代,所以我们研究了那个时期类似风格的产品设计。”

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与演员沃莱斯以及陈静(Gemma Chan) 在片场,前者的脸上贴了小型追踪器,由此为视觉特效提供参考。

为了让头部装置跟阿尔菲自然融合,化妆部门在沃莱斯的脸上贴了微小的面部追踪标记,但没有使用其他假体,以免占用拍摄时间。“加里斯希望能好好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尽可能争取更多与演员们合作的时间,尤其是未成年的玛德琳,她的工作时长受童工法约束。”库珀解释到。“最复杂的工作就是要让阿尔菲的头部装置在她说话的时候表现得自然不突兀。”

阿尔菲的机械部件由工业光魔的建模监制布鲁斯·霍尔科姆(Bruce Holcomb)开发设计,他希望通过探索负空间来凸显角色的脆弱性。“我们不希望头部装饰只是一个物理装释,”库珀说。

“加里斯的设想是她的脖子和耳孔是可以看透的,他想要制造冲击力。这当中就存在着一个微妙的平衡。如果我们做的减法太多,就会抢去对演员表演的关注;而如果不够,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不过我们也不希望效果成为观众们唯一的视觉焦点,毕竟玛德琳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她从情感上出色地传达了阿尔菲作为机器人的人性。”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消除特效的痕迹,让观众觉得阿尔菲说话的时候,她的某些机械结构也好像在运动一样。”

阿尔菲颈部和乳突区机械装置的概念创作图

针对阿尔菲部分的视觉特效,制作团队首先进行了刚性追踪,将机器部件“锁定”在演员的头骨上,然后由工业光魔创建了皮肤纹理的数字再投影。“人在说话的时候,耳朵边缘的皮肤是会随之运动的,因此我们就限制或消除了某一部分这类运动。”库珀说。

“我们以面部为起点,然后根据她的面部元素制作动画,使皮肤能够跟着刚性追踪走。我们将头部装置的颈部和一些内部部件的动作与她的腮部运动关联起来,还对舌头、脸颊和下颌线的机械部件进行了动画化。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消除特效的痕迹,让观众觉得阿尔菲说话的时候,她的某些机械结构也好像在运动一样。”

后期创意

在电影的故事设定中,新亚洲社会还存在着一种较低等级的机器人,他们中的很多都是爱德华斯后期跟剪辑师一起塑造故事时构想并添加进来的。

库珀回忆说:“正式拍摄结束后大约三个月的时候,我们完成了定版的剪辑。当时有大量的设计工作要做,甚至连剪辑都显得次要了。无论剪辑进展如何,机器人、仿真人、NOMAD、环境、巨型坦克、飞船和车辆等等这些东西的设计都是要去做的,而且这些工作是全程都在不断推进的。”

影片中由视觉特效制作的洛杉矶航天站(上图)充满着未来风格,它的设计参考了曼谷阿皮瓦曼谷中央车站(下图)的影像资料。

工业光魔在现场没有使用任何动捕技术,而是选择让背景人物穿上与环境相符的服装,然后由建模师开发出一个含八个机器人头部设计和不同涂装的工具包,供爱德华斯进行选择。“我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制作水准,”库珀表示。“我们尽可能地把决策放到制作后期,以实现对故事影响的最大化。例如片中有一个人类和机器人在桥上奔跑的场景,实际拍摄时,这两者都是群演扮演的,他们穿着与角色相符的服装。而在制作时,加里斯会指着一个转头的角色,让我们把他变成机器人。正是这种即兴创意为影片赋予了真实感,我们真的是从观众的角度来做这些决策的。”

“有趣的是,”库珀补充到,“加里斯说他自己其实并不精通软件,但信息掌握得倒是颇多。即使搞不清各种具体细节,他也照样了解整个流程,能参与专业交流。他知道哪些方面可以采取‘捷径’,哪些技术会烧钱,哪些不会。这对于工作的推进是非常有帮助的。”

(全文完)

来源:影视工业网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