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影院
华人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热搜》:当真相被利益裹挟 你还会勇敢发声吗?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19   浏览次数:56

原标题:《热搜》:当真相被利益裹挟 你还会勇敢发声吗?

1905电影网专稿由执导,监制,、、、领衔主演的电影将于本周五(12月1日)全国上映。此前本片在第36届中国金鸡奖国产新片展荣获“最受期待故事片奖”,备受观众的关注与期待。

该片讲述了自媒体主编陈妙(周冬雨 饰)打造爆款文章冲上热搜,却造成了当事人“霸凌者”女学生的跳楼。然而后续意外牵扯出的一桩性侵案,让陈妙的合伙人何言(宋洋 饰),投资方富商岳鹏(袁弘 饰)陆续卷入其中。舆论多次转向,事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条,一场为弱者发声的舆论战打响。

电影对于当下的媒体环境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媒体环境越来越片面化,碎片的真相取代了完整的真相。与此同时,所有人都能发声,看似自主说出每一句话,但也有可能在不经意间被当枪使。

舆论反转,看电影也像在看现实

什么是“舆论反转”?就是一则新闻事件发布之后,网络舆论爆发、新的信息相继涌现、舆论风向不断转变、当事人的人设反转等等,最终本则新闻事件消解在这个信息如流的后真相时代中,让人们想不起也记不清事件最初的原貌。

导演忻钰坤就是抓了这一频繁出现的网络现象,并且将它们的背后的逻辑链条展现给观众,电影《热搜》用极具张力的戏剧效果讲述了一个不断反转的故事,而这里的“反转”不是类型意义上的,而是舆论话题意义上的。

故事围绕着自媒体主编陈妙(周冬雨饰)展开,她深谙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密码,为获取粉丝、吸引投资,一手策划多篇爆款文章,炮制了一出女生校园霸凌的话题冲上热搜,引起了大众对于“霸凌者”张小穗(张煜雯饰)的网暴,却也间接导致了张小穗跳楼自杀。

就在此时,陈妙意外发现女学生曾发来的求助信息,并牵扯出一桩性侵案。热搜背后的“舆论反转”战就此拉开帷幕,一群自媒体人靠着文字的力量与资本强权进行对抗。

作为电影的开局,就已经拉扯出了非常复杂的社会现实了,然而全部的真相还要反转好几轮。从角色间激烈对抗的文字,仿佛都能看到“刀光剑影”交错,在各执一词的对峙中,没有绝对的真相,只有谣言与真相不断交织,带来一波又一波的交锋。

《热搜》最出色的地方在于,它把这几年来成为常态的“舆论反转”进行了深度解剖,把制造热搜的全流程都明晃晃地摆在台面上,告诉大家为什么受害者发声有时会那么难。

传播定律被利用,舆论战场的形成

看到本片,许多观众一定会联想起之前的以及近期大火的港剧《新闻女王》等影视作品,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关注的是媒介伦理,而《热搜》这部电影不同的是在媒介伦理这个题材下,既关注到了网络暴力,同时也关注到了新闻职业道德,它是完整、形象、直观的讲述了媒体,尤其是网络自媒体,是如何影响舆论生成和舆论走向的这样一个过程。

片中陈妙在舆论场上实施的大量战术,利用的正是“议程设置、沉默螺旋”等传播规律。结合到电影的剧情及语境,能让观众瞬间明白——我们生活里的舆论环境,究竟是被什么规则塑造出来的。

例如,片子中周冬雨饰演的陈妙她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叫“议程设置”,它意味着媒体通过集中地报道,或者连续报道某一个新闻事件使得这个新闻事件在观众心目中的这样一种重要性大大地提升。而今天我们的媒体格局也正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自媒体涌现对于时下的热点的报道,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闻的多样性。

但另外一方面,新闻的“把关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弱化了。“报道”重在展示事实,而“评论”重在展示观点重在引领舆论,非专业机构和非职业新闻人介入的新闻业正在日渐背离那些基本的新闻伦理和职业操守,新媒体情境中新闻理性与责任的旁落、新闻视角的偏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此外,还有片中经常被拿出来说的“沉默螺旋”这个定律,通常意义下,“沉默螺旋”指的是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愈发强势,导致人即使对明显不公正的事也敢怒不敢言。正如“受害者”张小穗母亲因观念陈旧而对女儿受害的真相三缄其口,其他受害者也在一开始沉默不语,强势的施暴者还在网上利用水军带节奏,令底层的受害者们失语。

但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反螺旋沉默”也由此产生。持与大众舆论相反的意见更容易被注意到,他们的言论反而会使持舆论大众倒戈、当有一个受害者愿意站出来发声,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发声,并凝聚成舆论风暴的力量。这也正是本片让人感动的地方,女性帮助女性,相互拼尽全力去互救与自救,捍卫世道的真相与良知。

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仁,曾勉励记者四句话:“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这四句话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下依然是四句箴言!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每一条热搜的背后都是对人们注意力的争夺,争夺关注,更是争夺情感以及认同。不知不觉中,普通人都成为了被利用的对象,电影《热搜》不仅揭示了当下新媒体环境中的真相,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警示:网络舆论可以毁掉一个人,但庆幸的是勇敢真诚的发声也可以救下一个人。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