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影院
华人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剧集公司三季报:华策走量领跑,欢瑞、慈文再陷亏损,传统巨头的危与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25   浏览次数:58

原标题:剧集公司三季报:华策走量领跑,欢瑞、慈文再陷亏损,传统巨头的危与机

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如果2022年剧集行业的关键词是“扭亏”,那么2023年的关键词或许是“分化”。

相比于行业温度不断升高的电影公司,剧集上市公司们的财报显得格外低调。

近期发布三季报的七家剧集相关公司里,除了完美世界,其他公司的净利润盈亏都在亿元以下,甚至是百万级的;而完美世界的主要利润是来自游戏。在去年财报中成功实现扭亏的欢瑞和慈文,前三季度重新出现了净利润为负的情况。

这似乎与今年整体的行业趋势是有偏差的。虽然不如电影市场今年以来的增长幅度,但长视频平台的财务状况好转、对头部内容价值的放大,对头部公司应该是相对利好的。

如此数据反复,或许更能表现的,是这些传统的剧集巨头们,正在后来者的挑战中出现分化,甚至部分公司的掉队。

也在围绕平台的内容生态里,真实呈现着当下内容生产者们的话语权现状。

领跑与掉队

头部剧集公司的价值是什么?持续稳定地输出头部内容。这是公司对播出平台和从业者话语权的来源,也是公司盈利确定性的来源。

今年三季度财报中,最火爆的话题也是围绕着爆款热剧。

其中,《莲花楼》为欢瑞带来2.26亿元营收的话题还上了热搜。

该剧成为爆款也带来了正向影响,让同样由成毅主演的《南风知我意》得以顺利上线,数据表现也不错。得益于此,欢瑞三季度的营收超2亿。

但这并不能解决欢瑞的问题,

欢瑞前三季度的数据依然是亏损的。根据财报数据,截至9月底,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分别为2.987亿元和1.772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了63.22%和66.89%,表现为公司整体水位的下降。

欢瑞解释为“报告期内影视剧销售减少所致”。整个上半年,欢瑞仅有一部《我们的日子》播出,并没有带来多少水花;公司上半年的全部收益仅为9569.9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3.31%。

剧集积压、上线难,正在成为多家公司的困境。

如慈文传媒,今年还未上线新剧,主要收入来自存量剧集,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达到6551万。

为什么有爆款剧在手的欢瑞,业绩依然存忧?这就要说到传统影视公司的盈利模式,即一种比较良性的“走量”运营模式,即同期开发多部剧集押注爆款,对冲潜在的播出风险或实验性剧集投入。

比较良性的例子是华策,今年以来播出了《去有风的地方》《向风而行》《三分野》《春闺梦里人》《一路朝阳》等剧集,从上线项目来说是几家上市公司里最多的,整体播出数据也比较好,属于行业里输出较稳定的公司。

而传统巨头们能够把这个模式跑通,需要两方面能力。

一是组建头部班底的制片资源,虽然不是每家公司每年都能输出爆款,但各家片单上基本都有几部相对头部的剧集。比如百纳千成的《火星孤儿》,如果今年四季度上线,公司前三季度的亏损数据或许会有所改观。

二是向网播和电视双端销售的行业能力。这当然是建立在剧集体量的基础上,以唐德影视的《无间》为例,一剧两星 平台独播的顶配,还是让剧集获得了更大的关注和传播。

根据财报,可以判断唐德今年的主要营收来自《无间》的台播和网播收入,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860.31%。

这依然表现出传统剧集头部公司的优势。但随着行业生态的变化,在“持续稳定地输出头部内容”方面,巨头们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

从公司的角度说,这一方面存在审查环境的问题。比如慈文有耽改题材的《烽火流金》及番外篇《雁回镇》,与青春悬疑剧《时光分叉的夏天》等至今都未上线;唐德影视也因为《巴清传》长期陷入亏损,去年刚刚实现扭亏。

另一方面,这些传统公司在内容升级的当下,部分项目已跟不上市场和平台要求。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平台项目过会难度已经越来越大。

剧集上线难的问题,与行业整体的制作收紧,让传统的走量模式被掐断了动力源,若干公司已经在掉队。

而目前的大环境下,如果出现制作体量和数量的收缩,很可能会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新竞争,新生态

基于2017年之后影视公司IPO难的大环境,其实上市公司在目前的头部剧集公司里,已经只占一小部分,甚至不再是输出爆款的主力军。

这与行业的生产生态变化是有关的。

目前的几家上市公司崛起于流量时代早期,视频平台刚刚开始砸钱买内容,掌握行业资源的巨头们很容易获得话语权。几家公司在彼时都有各自的流量代表作,比如慈文的《花千骨》、唐德的《武媚娘传奇》等。

而流量时代的后起之秀们,也获得了类似的行业地位。2018年与三大平台联合发布抵制天价片酬声明的正午阳光、华策、新丽、柠萌、慈文、耀客,被称为传统剧集制作公司“六大”,其中上市公司实则只有两家。

而到目前,正午阳光、新丽传媒和柠萌影业依然是输出口碑热度内容的生力军。但在这一阶段,随着平台开始发力自制,新生公司与平台的绑定关系越来越强。

到行业性的降本增效之前,通过投资或收购股份绑定制作公司,都是平台的常见操作。

新丽传媒由阅文集团100%控股,柠萌的招股书也曾强调和平台绑定的风险;直到近期的歆光影业、恒星引力,都有或曾经有平台持股的绑定关系。

在2020年前后,各平台无论以“苹果园”还是“热带雨林”形容,都迫切希望建立一个话语权更强的制作生态。

而如今,平台自制内容占据每年片单的70%以上。

这反过来改变了传统剧集公司以版权剧为主的制作逻辑,在平台的扶持下,一批新的制作公司也在猛烈冲击着老牌巨头们的地位。

最典型的是已经上市的稻草熊娱乐;此外还有留白影视和西嘻影视,都有传统巨头的制片背景,近年来的出品数量和体量都持续上升,前者在年初上线《狂飙》,西嘻影视暑期则连续开播《梦中的那片海》和《好事成双》。

类似的制作公司还在不断迭代,比如今年暑期档,出品《长风渡》的烈火影业和《长相思》的星莲影视,如去年的恒星引力一样备受关注。

而这些公司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平台的新片单里,逐渐确立起在行业和市场上的话语权。

在降本增效、内容升级的当下,要跟上这些后辈的节奏,对老牌巨头的“大船”并不容易。而这,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传统巨头的“调头”时刻

低利润空间,正在成为剧集公司们的共性问题。

如前文提到的,几份财报的净利润数据都不好看。当然这要考虑到各家新的支出,比如华策前三季度的预付款项比去年全年高出67.97%。

但整体来看,做剧集确实没有以前赚钱了。

一来,是平台拥有更加强势的议价能力。欢瑞财报中提到,包括《莲花楼》在内、与平台两部剧的合同,总金额从6亿降至5,4亿,结合此前传言,或许涉及对剧集定级的调整。

同时,去年开始的降本增效,深刻改变着行业生态。

如今,版权剧的采购价格被压缩到了一个很低的程度,定制剧的利润空间也非常有限。过往多年,剧集公司其实做的都是To B生意,只要搞定平台就能拿钱;但现在平台不愿意承担更高的成本风险,而且更鼓励分账模式,这深刻影响着各公司的盈利曲线。

对于传统巨头们,这或许到了“调头”的时候。

近年来的探索,一方面,是围绕目前的主营业务,建立多元化的内容开发能力。

比如今年一季度,多家剧集公司都宣布了AIGC领域的发力计划;到今年9月,华策AIGC应用研究院自研的、供公司业务团队使用的“影视剧本智能创作系统”宣布上线。类似的热点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拉动股价。

在具体的内容发力方面,多家公司都有电影业务发力,慈文的《涉过愤怒的海》目前已经定档;各家还有不少发力分账剧、短剧的动作,唐德月初还回应公司“在关注和研究小程序剧有关产品”。

另一方面,是优化盈利渠道,比如周边产品收入等,目前在各公司收入中占比都不高,但都有发力动作。

影视行业始终是高风险的,在行业近几年的快速转向中,很难有谁能始终扮演弄潮儿。

反过来说,如果能打造爆款,也很可能一举改写公司处境,或许最好的选择,恰恰是埋头做内容,然后把命运交给市场。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