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票房冲5亿,《拯救嫌疑人》是《消失的她》2.0?
搜狐娱乐专稿 (哈麦/文)十一月影市,犯罪悬疑电影《拯救嫌疑人》轻松夺得了冠军。
虽然这部电影没能成为《消失的她》那样的大爆片,但在相对冷的国庆后春节前档期内,它算得上成功。预测最终票房过4亿冲5亿,在同档期电影里遥遥领先,没有竞争对手。
《拯救嫌疑人》的强势证明了《消失的她》开启的高概念、强反转、关联社会热点模式继续奏效。
尽管豆瓣评分一再下降,降到了6.4分,尽管不少人吐槽它不讲逻辑,为了复仇而复仇,为了反转而反转,但不影响它的好收成。
东南亚拯救悬疑片
有人把《拯救嫌疑人》比作《消失的她》2.0,因为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元素,同样是女性复仇题材,背景同样放在了东南亚,同样有强戏剧性和反转戏码。
《拯救嫌疑人》和《消失的她》都是悬疑片里的“高概念”电影。
所谓“高概念”是指以好莱坞为典型代表的程式化的电影制作模式,要求有简单扼要的情节主轴和充分的市场商机。简单说就是要一句话能讲明白故事,且这个故事概念要高能,听上去有吸引力,有噱头。
《消失的她》讲的是闺蜜团帮恋爱脑惩治渣男的故事。《拯救嫌疑人》讲的是一个愤怒的母亲想要亲手杀死凶手的故事。
因为一个愤怒的母亲想要亲手杀死凶手这个前提,才有了《拯救嫌疑人》这部电影,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围绕着这一概念在做文章。
为了能亲自杀凶手,这位母亲得想方设法让已经被一审判刑的凶手脱罪出狱,为了能脱罪,她找人绑架了一个没有败绩的强悍女律师的女儿,逼迫女律师打官司救嫌疑人,在救嫌疑人的过程中,护子心切的检察官和他精神异常的私生子被卷了进去。
这故事一波三折,戏剧性非常强,能牵着观众一起解谜。
但也正因为太注重戏剧性,一切为了“能亲手杀凶手”这个概念服务,很多剧情发展漏洞百出,甚至,费劲救出凶手就为了亲自杀他解恨这个概念是不是能让大部分观众共情都值得怀疑。
也正因此,电影最后的反转和结尾的处理看起来很别扭,有一种强行反转之感。
在愤怒的母亲终于面对凶手,要杀凶手的时候,律师和她的警察朋友赶到,救了凶手,而这位痛失孩子的母亲却摔死了,白白搭上一条命。
这也许符合戏剧逻辑,但不符合生活逻辑和观众的心理逻辑。
另一个让观众难以完全投入的障碍就是故事背景的完全异国化,在东南亚某城市,故事的主角全是华人,说的都是中文,群戏和背景戏里,放进去几个东南亚及欧美面孔,这样的异域感无法让人完全代入角色。
一方面,东南亚这块离奇故事常发生的地域确实是犯罪片的沃土,而另一方面的原因众所周知,《消失的她》《拯救嫌疑人》《坚如磐石》《困兽》……架空背景已经成了国产犯罪电影的常规操作。
翻拍拯救剧本荒
在这条路上,陈思诚功不可没。
翻拍他国电影,背景设在东南亚,最早的成功案例是《误杀》。
《误杀》翻拍自印度经典犯罪片,由陈思诚公司签约导演柯汶利执导,陈思诚担任监制。
在中国翻拍之前,印度已经有过两个版本,分别是2013年的《较量》和2015年的《误杀瞒天记》。原版的主题是阶级对立、官商勾结、制度腐化,要翻拍成发生在中国的故事难度太大。为了能把这个项目推下去,让故事发生在东南亚,是取巧但有效的一种方式。
因为有原版的经典故事打底,《误杀》的翻拍取得了成功,大卖超过13亿元,后来的《误杀2》又卖了超过11亿元,成就了一个非常赚钱的IP。
也许陈思诚是从两部《误杀》的成功中获得了经验,他又翻拍前苏联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自己写了《消失的她》剧本,同样是东南亚背景,找新导演执导,他当监制在幕后把控,再次大获成功。
跟《误杀》《消失的她》有些像的《拯救嫌疑人》也是翻拍片,翻拍自2007年的韩国电影《七天》,由张艺谋女儿张末执导。
原版就是一部追求戏剧性的仿好莱坞犯罪悬疑片,剧情很爽,反转不少,但有些逻辑经不住推敲,中国翻拍版只是把它进行了本土化改造,轻松收获好成绩。
不只是悬疑片,在好剧本难求的情况下,很多其他国外的片种也都被中国片方拿来翻拍了,只是片方一般都不会明确地告知观众这是翻拍。
最近的新片中,除了《拯救嫌疑人》,宁浩坏猴子影业出品,于和伟、郭麒麟主演的喜剧片《二手杰作》翻拍自美国喜剧《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淘票票出品,张译、潘斌龙主演的剧情片《无价之宝》翻拍自韩国电影《担保》。
再往前,今年上映的《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翻拍自西班牙喜剧《篮球冠军》,《超能一家人》翻拍的俄罗斯喜剧《超能力家庭》,《请别相信她》翻拍自韩国同名电影,《忠犬八公》翻拍自日本同名电影,这部片也曾被美国翻拍过。
更早之前,《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阳光姐妹淘》《五个扑水的少年》《门锁》《人潮汹涌》《温暖的抱抱》《大人物》《大赢家》《小小的愿望》《来电狂响》《破局》《情圣》《重返二十岁》《我是证人》《十二公民》等都是翻拍、改编或借鉴国外电影。
当然,在翻拍别国影片的同时,中国的热门电影、剧集也在被翻拍,大热网剧《隐秘的角落》要被日本拍成电影版,好莱坞要翻拍贾玲的《你好,李焕英》。
在熟练运用“拿来主义”这件事上,全球电影市场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