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影院
华人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辛德勒名单》4.1分启示录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9-20   浏览次数:44

原标题:《辛德勒名单》4.1分启示录

犀牛娱乐原创

文|南如珉 编辑|朴芳

在很多权威榜单上,斯皮尔伯格的旷世巨作《辛德勒名单》都进入了经典电影历史TOP10的行列。

作为一部经典的二战反战题材电影,一部反应纳粹罪行的伟大史诗,《辛德勒名单》无疑是名垂青史的。这种伟大不仅体现在斯皮尔伯格作为创作者所打造了顶级艺术品,同时它的选题,对那段历史的刻画和反思,才是更具意义的存在。

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

超过3小时的片长、黑白画质影像、战争背景下的剧情电影,其实这种元素叠加在一起,完全是一个跟商业类型片对立的存在。在这部《辛德勒名单》出现之前,好莱坞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并未走向伟大,充其量是一个优秀的娱乐电影制造者。

开创好莱坞暑期档概念的《大白鲨》,经典的科幻系列《第三类接触》、《ET外星人》,还是名垂青史的《夺宝奇兵》系列,当然还得包括《侏罗纪公园》这种全球大破纪录的商业片,这些足以让斯皮尔伯格进入到最优秀的商业片导演范畴,但直到《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单》的出现,才真正让他达到大师的境界。

尤其是这部拍摄于30年前的《辛德勒名单》,几乎是斯皮尔伯格公认的最佳电影。影片在1994年奥斯卡中,一举斩获了12项提名,拿到7个奖项,也如愿以偿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的殊荣。在斯皮尔伯格如此璀璨的生涯当中,这一刻无疑是璀璨中的璀璨。

说起《辛德勒名单》,其实故事并不复杂,一句话就是一个德国纳粹保护了1000多个犹太人生命的故事。它被冠以最伟大反战电影,乃至最为伟大电影的殊荣,确实有些蹭到题材红利,毕竟这是很容易获得高分和奖项的电影。但自然也离不开斯皮尔伯格的强大能力。

影片大胆的用黑白影像来呈现,这可能是影片最成功的地方之一。而不论是人物的塑造、故事主题的高度,几乎在各个层面都是无可挑剔。甚至作为一部非商业电影,竟然在1993年全球斩获了3亿美元的惊人成绩,这也是它能够流传30年的原因所在。

其中影片中一些名场面,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比如通篇黑白影像中那个红色衣服的小女孩,成为电影史最伟大的影像创造之一;比如屠杀犹太人的血腥悲壮场面;比如纳粹连续数枪打不出子弹带来的恐惧和压迫。

《辛德勒名单》这种反对杀戮、反对战争的正能量主题是放眼四海皆准的,能够穿越年代周期、地理时空。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让我们得以窥见人性光辉的窗口。影片也让大量后续电影争先效仿,包括国产经典《我不是药神》就有大量的对标和致敬。

如果站在客观的口碑角度上看,《辛德勒名单》早已经接受了时代与审美的考验,在IMDB上评分8.9分,国内豆瓣高达9.5分,几乎是一部完美的“零差评”电影,也从未在内容、情节上有过翻车,至少在过去30年中,《辛德勒名单》始终是一个丰碑式的电影,如今终于被打破了。

电影不该遭受场外因素影响

何谓主观,何谓客观,所有的客观都是自己主观认为的客观。关于如何评判一部电影,这是一个永远都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好,有人就认为不好,永远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但评定电影的核心标准便在于,不能用一些所谓的“场外因素”来干扰电影本身。

一个最普遍的例子,如今我们在猫眼、淘票票刷观众评论时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电影差评:影院的空调坏了,差评;路上堵车没看到电影开头,差评;爆米花不好吃,差评。这种差评始终占着不小的比例,它跟电影内容本身毫无关系,场外因素一定程度主导了影片的风评。

当然这种比例毕竟很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当某种场外因素放大时,完全就可以摧毁一部电影。比如豆瓣最低分影片《犬王》,因为最后狗被炸死,导致全网刷一星。犀牛娱乐绝非为电影洗白,只是说这些评论里几乎没有是针对电影本身的,评论是永远无法做到就事论事的。

这也充分说明,主观在评论时会占据更大的比例,一部电影的好坏,它内容的好坏只占一部分,外部环境的舆论会推波助澜,会最终铸就成它的样子。所以当如今伟大的《辛德勒名单》在B站遭遇严重的刷分时,也就完全可以理解这种行为了。前面所提到,《辛德勒名单》之所以伟大,离不开它的选题红利,如今荒唐的是,竟然又被这所谓的题材红利反噬,成为了被攻击的理由,多少有些荒诞。

甚至B站一度被刷到4.1分,所幸豆瓣的评分体系更为科学,哪怕也有遭遇刷分,但目前依然保持在9.5分的水准。《辛德勒名单》4.1分,既可笑又毫无意义,这就是经典的事件引发情绪,人们会将一种态度和情绪注入到一部电影当中,他们总以客观和正义的姿态出现,来抨击与之相悖的事物。

根据最新消息,《辛德勒的名单》在B站的评分由4.1/10重新回到了最开始的9.4/10。其评分人数没有减少,可能是平台手动调回。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