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影院
华人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三战三捷!“张艺谋-陈宇电影”剧作法揭秘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19   浏览次数:59

原标题:三战三捷!“张艺谋-陈宇电影”剧作法揭秘

2023年10月3日刊| 总第3377期

今年国庆档虽然票房整体表现低于预期,但榜单上的厮杀却一点也不温和。

《前任4:英年早逝》凭借购票平台历史级的想看人数先声夺人,拿下档期首日(9月28日)的单日冠军。然而仅过了一天,单日票房榜榜首便由张艺谋导演、陈宇编剧的《坚如磐石》夺了去,并保持至今,领跑优势还在逐渐扩大。

这次逆袭并不让人意外。毕竟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档,同样由张艺谋导演、陈宇编剧的《满江红》,也上演过票房逆袭好戏。面对拥有重工业、大题材、名系列等商业卖点的同档期对手,张艺谋陈宇合作的作品,凭借扎实的故事和强烈的共情,激发更广泛、更朴实的观影意愿。

自从《英雄》开始,张艺谋的商业类型片就总被诟病剧情孱弱、人物单薄、主题缥缈。与陈宇相遇,成为了一个转折点。一个是视觉大师、一个是叙事高手,两人在艺术创作上的化学反应快速且剧烈。

张艺谋和陈宇在片场

不到两年,观众就连续看到了《狙击手》《满江红》《坚如磐石》三部作品。在两人第四次合作尚未浮出水面之际,我们暂时可以将它们总结为“张艺谋陈宇合作三部曲”,并以此为切入点,寻找两人如此合拍的秘密。

《坚如磐石》,放与收的拉扯

虽然是最后一部与观众见面,但《坚如磐石》是张艺谋与陈宇的结缘之作

和《狙击手》《满江红》为张艺谋定制不同,《坚如磐石》是陈宇自己有了原始创作动力后独立完成的剧本。2018年,光线影业将剧本给到张艺谋后,张艺谋非常喜欢,立即着手推进拍摄事宜。

在《坚如磐石》之前,张艺谋的作品是《影》。在这部影片里,张艺谋把色彩、叙事、表演、主题、配乐上的形式感都做到了极致。观众反馈有些两极分化——有的人沉浸其中,有的人游离在外。

《坚如磐石》的剧本让张艺谋看到了他一直寻找的两样东西:复杂的人物和明确的类型。这两个元素,可以让他不再依赖于形式感、动作戏、大场面、视觉奇观等,即便只拍摄两个人坐在那里谈话,也能有内在的惊心动魄来支撑戏剧张力。

在文本层面对人物和故事进行戏剧性的架构,成为了张艺谋和陈宇合作中的核心。

由于是第一次合作,张艺谋和陈宇之间难免“打架”。其中拉扯最激烈的便是一个要“放”,一个要“收”。

《坚如磐石》的剧本在修改过程中请了各相关行业的专家来把关,而且剧本全本也都过了审,因此陈宇希望张艺谋能放手拍,把剧本里的人物和情节充分还原到影像上。

张艺谋给陈宇的回复是:我们这个戏能出来,就是胜利。你先甭管它好不好,能出来都是胜利。于是,他凭借自己的经验,在拍摄的时候有意收了收尺度。

从和陈宇合作《坚如磐石》开始,张艺谋就有意识地依循故事特性来设定自己的影像风格。

当时看到剧本中有70%的场次都是夜戏,他便突然提出一个想法,要把其它的日景戏全部改为夜景,拍一部发生在晚上的电影,正切合了本片的英文名——Under the Light。

这个想法让制片公司有些害怕,因为大数据统计显示,观众是难以忍受夜戏过多、过长的。

经过反复权衡,最终成片里的夜景占比在90%左右。

观众之所以没有对《坚如磐石》的夜戏多感到头疼,是因为团队找到了一种影像上的解决方案——璀璨的、明亮的、迷乱的、花花绿绿的夜景。摄影师罗攀借用了赛博朋克美学风格中对霓虹灯的使用,广泛利用光点、反射镜、玻璃窗透视等元素,把片中的都市夜景打造出了光怪陆离的效果。

《狙击手》,张艺谋的极致减法

“张艺谋陈宇合作三部曲”在时间顺序上非常有排列组合的趣味性上映顺序是:《狙击手》《满江红》《坚如磐石》;拍摄顺序是:《坚如磐石》《狙击手》《满江红》;而项目启动的顺序是:《坚如磐石》《满江红》《狙击手》。

换言之,《狙击手》是创意萌发最晚的,却是与观众见面最早的。

《坚如磐石》后,张艺谋给过陈宇两个想法,一个成了后来的《满江红》,一个成了后来的《狙击手》。这两个想法张艺谋给到的都只是三条关键词。

《满江红》最初的三条关键词是:一座大院子、好看的商业片、一镜到底;《狙击手》最初的三条关键词是:抗美援朝、狙击手、小切口。很明显,前者相对抽象,难度更高;后者相对具体,易于成型。

于是,原本起点在先的想法因耗时更长(从原始想法到剧本用时三四年)而落在了后边。

与过往的国产战争片不同,《狙击手》全片只有一场战斗,敌我双方加起来不足二十人。用如此小的切口来反映规模宏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非常具有实验性的。它的票房口碑双赢,让人们认可了陈宇所说的,主流电影应该遵循“叙事第一性”。

所谓“电影的叙事第一性原则”,指的是电影中各个复杂的要素应当被统一在叙事的需求之下,一部电影的价值优先取决于叙事上的价值。遵循这一原则的“新主流电影”不是既往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改良,而是商业类型片向主流价值观的靠拢——由商业片逻辑统筹,由主流意识形态逻辑校准。

从场景上划分,《狙击手》相当于只有三场戏。从时间跨度上讲,说是只有一场戏也不过分。可以说,在“做减法”这件事上,本片几乎达到了一种偏执状态。

张艺谋甚至曾考虑过将片中飞机轰炸的戏份也去掉。他在拍摄《狙击手》时,一度抵触所有以视听冲击为目的的大场面。

虽然在场面上删繁就简,但《狙击手》对战士个体的塑造更扎实、更鲜活,对这场遭遇战的战况更聚焦、更专注。在棋盘般的固定空间内,敌我双方的较量一波接一波,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跌宕起伏,反而让观众获得了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目前《坚如磐石》的最终票房预测在19亿上下,那就意味着《狙击手》将成为三部曲里票房最低的一部。不过,该片的豆瓣评分目前是三部曲中最高的,而且它的完成度、开创性、临场感非常受业内人士的认可。

《满江红》,陈宇的升维理论

虽然《狙击手》在三部曲中的口碑最高,但陈宇认为《满江红》的剧本在成熟度上是三部曲中最好的。

事实证明,这种“好”是那种能让投资方爱不释手,斥资组建全明星阵容,全力冲击最热档期的好。

本片的想法最初源于张艺谋在山西见到了一座院子。在院子里转了两圈后,张艺谋觉得可以在这里拍部电影,但拍什么故事、拍什么人,则完全没有头绪。

他就把这个“难题”抛给了陈宇。

张艺谋让陈宇去院子里转转,写个故事出来,至于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古代还是现代,是科幻还是爱情,一概不作限制。只是在形式上,他提出了“一镜到底”的大胆设想。

在一座大院子里拍一镜到底,那就相当于是一台话剧了。区别不过是舞台换成了院子而已。张艺谋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做减法,把目光放在故事上。陈宇多年来研究并践行的“叙事动力学”,正是完成此诉求的不二之选。

陈宇的“叙事动力学”认为,电影叙事要描摹一个变化过程,该过程包含多方面的层级质变(亦称“升维”),形成一个有机的“力学”系统。电影叙事的动力,即持续激发观众的兴趣及受叙愿望。

虽然《满江红》最终没能实现一镜到底,但它呈现了戏剧领域里“三一律”(时间、地点、情节保持一致性)在电影领域的可行形态,远超常规电影的信息容量和密度。

陈宇的“升维理论”更是在本片中大放异彩。普通的影片制造反转,多数为凶手从A变成了B,即便出人意料,始终还是在同一维度。“升维理论”则是在A变成B的反转上演后,引发事态在维度上的变化。

比如A是争夺钱财的斗争,反转到B时发现并不是为钱而是为复仇,就升了一个维度。从B反转到C时,可能又升级到了国家大义的层面。

具体到《满江红》中,动作方面的升维体现为主角张大(沈腾 饰)“破案求生-刺杀复仇-献身取义”;人物方面的升维体现为“探子囧兵-机敏刺客-英雄义士”;主题方面的升维体现为“生存-复仇-家国”;情节方面的升维体现为“查案-刺杀-逼诗”。所有的升维都是相辅相成的三个进阶。

《坚如磐石》《狙击手》的戏剧结构和人物塑造相对古典,留给演员自己做调整的空间很小。《满江红》由于有喜剧元素的存在,演员的个人色彩可以更浓一些,现场即兴发挥的空间也更大。

大概是因为一位是善于突破自我后重构影像风格的导演,一位是善于把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相结合的编剧,张艺谋和陈宇的合作才能迸射出耀眼的火花。

未来,陈宇计划重执导筒,再次以导演的身份回归大众视野;张艺谋也还在高效创作。两人何时再度携手打造第四部作品尚未得知。

至少,《坚如磐石》《狙击手》《满江红》这三部作品,无论是在他们的个人作品履历中,还是在影迷们的已阅片单里,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文/满囤儿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