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影院
华人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原创 《河边的错误》口碑两极分化,影像叙事有特点,但却有点不亲民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22   浏览次数:57

原标题:《河边的错误》口碑两极分化,影像叙事有特点,但却有点不亲民

朱一龙主演的《河边的错误》已经上映。

影片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平遥电影节“最佳”和入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为这部由魏书钧执导的犯罪片增加了不少关注。

另有一部分热度,来自于“朱一龙首次出演文艺片”。

今年暑假大热的《消失的她》中,朱一龙曾经“疯”过一回。他饰演的何非不仅嗜毒成瘾,而且伴有很明显的精神障碍症状。

某场戏中,何非那偏执病态的癫狂眼神,让很多人不寒而栗。

而这次的《河边的错误》里,朱一龙饰演的马哲又差点“疯”掉。

影片用一桩命案,开启了整个故事。

丧偶多年的幺四婆婆在河边被害,身为刑警队长的马哲带着徒弟小谢追查凶手。可案子刚有所进展,又有第二个人被害。

同款凶器,同样的致命伤。

死者曾经在案发现场附近看到过的“大波浪”,成为被马哲重点怀疑的对象。但他刚确定了“大波浪”的身份,便收到了对方自杀入院的消息。

之后的第四名受害者,是最早在河边发现幺四婆婆尸体的小男孩。

作为调查者的马哲,也在这些接连发生的死亡事件,和来自于家庭这边的压力中,精神逐渐失控,焦虑恍惚、消极酗酒,徘徊在崩溃边缘。

余华的原小说,既荒诞又现实,浓郁的黑色讽刺意味中还带着几分疯狂。

而魏书钧执导的影版,则加强了宿命感。

影片开篇,就是加缪的名言。

人理解不了命运,因此我装扮成了命运,我换上了诸神那副糊涂又高深莫测的面孔。”

影片最开始的那场戏,也是对马哲命运的预示。

披着塑料布,装扮成警察的男孩举着“枪”,推开一扇扇门,搜查扮演坏人的小伙伴。而其中一扇门的背后,是风雨交加下的满目颓败。

老旧的房屋,在挖掘机的工作声中消失;险些一脚踏空的男孩,茫然凝望着眼前的废墟。

继而镜头一转、场景切换,变成了马哲就职的公安局。

在局长的安排下,经营不下去的电影院,成了马哲和刑警队员们的办公场地。办公桌椅摆满整个舞台,像极了布置好的道具。

马哲个人的办公室,则是放映室。

至此,场地、“演职人员”均已到位。其后发生的一切,便是名为“命运”的一场大戏。而片中出场人物虽然不少,但“核心”依旧是朱一龙的马哲。

从角色,到表演,都如此。

为了角色增肥又减重,并曾到精神病院体验生活,提前到拍摄地观察学习的朱一龙,片中表现可以用出彩来形容。

前期戏份中,夹克衫、公文包,跟精心打理不沾边的发型,不离手的烟,很“糙汉”,却又高还原。

这个阶段的马哲,沉稳冷静,眼神里是符合人物身份的睿智。他审视、判断着跟案件相关的人,发现他们隐藏的秘密。

而自高空坠落的许亮,成了马哲变化的分界线。

之后的马哲,渐渐失控。

眼神里的清亮变成茫然,身体姿态从自信的松弛向戒备畏缩过渡。在陷入虚幻和真实的漩涡无法自辨时,整个人开始由内向外散发“神经质”。以为自己击毙了疯子,到警局向局长报告,让对方杀死自己的时候,那溢满整个银幕的不正常,让人心底生寒。

河中对峙那场戏,则进一步让观众看到了马哲“疯”掉的样子。

而结尾那场颁奖的戏中,马哲的眼神从恍然无神,到慢慢找回焦距,过程中的每一分变化都细致可见,再次证明了朱一龙对微表情的掌控能力。

朱一龙表现精彩,饰演局长和小谢的侯天来、佟林楷也不差。

侯天来的局长,无论是“地方支援中央”的特色发型,还是举动言谈,都是近乎“本色”出演、几无痕迹的浑然天成。

换句话说,就是不像演的。

佟林楷饰演的小谢,是片中最轻松欢乐的一抹色彩。

他出场就是在撩妹子,表演“中华传统武术”中的劈叉技能,然后被马哲罚;继而又忍不住在谈论案情的时候,忍不住展示一下歌喉,被马哲安排听完整盘磁带才能下班;后来被马哲委以重任时,那抑制不住向上翘起的嘴角,又让人不禁莞尔。

不过,《河边的错误》中最特别的一个角色,却是康春雷扮演的疯子。

比起原小说,影版中的疯子更像“旁观者”。

疯子不知来自何处,被幺四婆婆收养照顾。徘徊在河边的他,知道幺四婆婆的怪癖,见过陷溺在爱情中的男女,也看到过许亮的另一种模样。

他的每一次出场,都透着诡谲。

马哲第一次看到疯子时,他正在把卵石一块块压到铺在水中的衣服上;再次碰到,从黑暗中跑走又冲出来的疯子,满身血迹、笑容诡秘。

之后,他或者是在饭馆中放声大笑,或者拦在马哲的面前。亦或者,远远站在河岸上,悠然披上马哲扔在地上的外套,冷眼看向河水中的他。

导演镜头中的这一幕,着实让人有点毛骨悚然。

余华的这篇《河边的错误》不好改编,是公认的。

而对于这部魏书钧执导的影版,观众评价也几乎可以说是两极分化。

喜欢的,赞影片“复古气质太迷人”、“很诗意,有一种不真实的迷幻感”、“影像细节精致考究”、“让人汗毛竖起”……

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被“魏书钧拍出了独属于他的美学趣味”。

但反方,却觉得导演只是在照着经典前作复制加描边,既没有能保留余华原作的荒诞幽默和疯狂,变成了一个太正常不过的故事。

而且,片中女性角色太过边缘化,连影片的主角也有比朱一龙更适合的人选。

就算是中评,也觉得影片不够“亲民”。

不过,鉴于观影其实是很私人的体验。

所以,《河边的错误》到底拍得怎么样,有兴趣的观众最好还是自己看了再做评判。

THE END
*
*